地区新闻: 新区宝塔区经开区安塞区甘泉县延长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洛川县吴起县志丹县延川县富县子长市

红色延安在这里,你在哪里?

来源:延安网    作者:王军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31    
      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延安全市总人口为225万,现辖二区十一县。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降水量500多毫米。1996年11月5日撤销延安地区和县级延安市,设立地级延安市。

    “延安”古称肤施、高奴、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乃兵家必争之地。延安之名,始出于隋。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积累糖分,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带,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约10亿公斤。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有关部委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延川县东傍黄河,属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受黄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响,是红枣的理想适生区,已有300多年的栽植历史。延川县的红枣,盛名己久。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 亿吨,煤炭115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

       延安是名副其实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市。其中以“两圣两黄”(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历史遗迹多达5808处,数量居全国各地市之首。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延安的革命旧址有150余处之多,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旧址16处。

      2012年4月,按照“依托老城,沿川展开,整流域治理”的原则,延安新区正式开工动土。新区确定了三大片区,规划控制面积7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0万左右。因为延安城区人口急剧扩张,拉大城市框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已很迫切。延安正在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既有利于缓解城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又有利于保护好老城区革命旧址,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改善人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坚持“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发特色主导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82.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62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9%;第二产业增加值574.20亿元,下降2.1%,占53.0%;第三产业增加值391.09亿元,增长7.0%,占36.1%。人均生产总值为48300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82.99
延安正向着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迈进!
革命旧址及现场教学点简介
一、宝塔山
宝塔山海拔1135.5米,始建于唐,现为宋代建筑。宝塔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
二、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共中央在此办公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在这里,中共中央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在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杨家岭。
三、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位于延安大学隔壁,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并领导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和解放战争,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党的“七大”。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是中共中央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七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毛泽东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又搬回杨家岭。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又陆续从杨家岭搬往枣园。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光辉著作。
杨家岭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也发生了不少影响重大的事件。例如在杨家岭窑洞前的小石桌旁,毛泽东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四、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成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写下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论联合政府》等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
为人民服务讲话台
枣园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就是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讲台,1944年9月8日,为了纪念张思德烈士而做的。他和战友在一次大雨中一起挖烧炭德窑,在窑被雨水冲塌的瞬间把战友推出来,自己则牺牲了。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
五、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4公里处,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居住过的地方。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并为战胜其“重点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重要文章。朱德为七大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等文章。

六、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1950年1月建馆,原址在南关交际处。
1954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
纪念馆前是一大型广场。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连基座通高8.15米,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手书的“毛泽东在延安”六个大字。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

七、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于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始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次年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长林彪,副校长徐向前、刘伯承、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彭绍辉。总校长先后办学8期,并在全国创建了12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培养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大延安总校旧址,原建筑物已无存。1964年在原址上修建了抗大校史陈列室,1966年10月对外展出,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停止对外开放。2003年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抗大老校友的呼吁下,纪念馆重新筹建,2004年9月30日正式开馆。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展厅占1200平方米。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展室,一楼展厅展出了第一、二、三单元;二楼展厅展出了第四、五、六单元。共展出馆藏文物、新征集文物162件,珍贵历史文献、照片和丰富的图表资料445幅。运用半景画、场景复原和仿真雕塑等艺术手法和高科技、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集声、光、电为一体,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抗大的历史风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大的战斗历程和辉煌业绩。

八、西北局革命纪念馆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位于南桥西侧山腰,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生活十三年的历史证之一。
1941年5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对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南川花石砭原来是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的校址,有土石窑洞百余孔,分布在山上的四个阶梯上。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从1942年9月由花石砭迁往了西北川的张崖村,而驻张崖村办公的西北局则迁到了花石砭,从此这里成为西北局各部委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在此期间高岗、习仲勋先后任书记,马明方任副书记。西北局成立后,领导陕甘宁边区和陕西省委、伊盟工委党组织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特别是整风运动期间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大大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各项工作的发展,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西北局和边区政府领导解放区军民实行自卫战争,保卫党中央,支援前线,开展整党、土改运动,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5月,西北局移驻西安。为此中共中央西北局完成了它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历程。

九、南泥湾革命旧址
南泥湾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0年,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南泥湾踏勘调查,决定在此屯垦自给。1941年春,在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荒种地,战胜重重困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42年,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

十、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处于宜川县东48公里处。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于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悬注潆旋,有若壶然”,《禹贡》上亦记载道:“盖河旋涡,为一壶然,故名”。壶口之名由此而来。
壶口瀑布的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气吞山河,是黄河中气势最宏大的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十一、四八烈士陵园
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为了缅怀"四·八"遇难烈士,延安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飞机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悼词。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飞机场旁边,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解放后,1957年党中央决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园。新建的陵园设在原八路军总部王家坪北侧,背枕清凉山,面对延河水。陵园里有纪念堂、纪念塔、纪念亭、陈列室、陵墓台等建筑物。

十二、梁家河
北京知青到延安后,继而被分配到距离延安80公里左右的延川县,最后,到了文安驿镇。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梁家河大队一队队长带着15名知青回到梁家河村,其中就有习近平。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
1970年,村里为知青砌了6个并排的新窑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知青院"。
4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
1985年,村里通了电。再后来,村子里通了自来水、柏油路、电话。梁家河村委会大院
2010年以来,梁家河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9平方千米,完成治沟造地面积1605亩,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5亩,粮食亩产由300千克提高到800千克。
近年来,梁家河村发生了很大变化。自2007年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以来,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村民拥有了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目前,村两委会正带领全村群众按照"远抓枣果、近抓畜"的思路,大力发展枣、果、畜三项产业。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梁家河村"十二五"总体规划,到2015年,梁家河将建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新型农村社区。

十三、延安保育院
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浴血奋战。无数抗日志士奔赴前线,英勇捐躯;大量党的领导和骨干因为要领导边区建设、指挥军队作战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抚养与教育。这些孩子是革命的后代、祖国的蓓蕾、民族的未来,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培养民族未来的主人,于1938年7月,由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等13人为名誉理事,杨芝芳兼任院长,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如毛主席的孩子李讷、李硕勋的孩子李鹏、刘伯承的孩子刘太行等)、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众多革命后代在保育院学习生活,继承了革命精神,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延安保育院” 的历史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保育院的成立运转凝结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毛泽东曾题词“好生 保育儿童”、“好好学习,好好玩耍”,关注红色后代们的健康成长。延安保育院的历史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基本理念、方针产生和成熟的历史。

十四、学习书院
学习书院位于延安市新区北区西北方向一块地势较高、被称作观景台的山峁之上。规划用地面积11908.77㎡,建筑面积6397.5㎡,建筑共三层,其中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10.4米,其中内设展厅两处,报告厅两处,图书馆两处。成立延安学习书院是延安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延安学习书院既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载体,也是展示延安人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取得辉煌成就的新高地,既是面向全国开展干部培训教育的新平台,也是广大干部和市民读书研讨的新场所。
从2012 年开始,在“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战略指导下,延安新区削山填沟,大量的黄土高原蜕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同时保留了部分山卯作为城市观景台。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项目所在的观景台,视察延安新区建设。新一届延安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要求。对新区建设中保留的自然山体进行生态修复,作为城市山体公园,并在山顶建设延安学习书院,作为学习,交流的公共场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十五、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相传母亲附宝于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黄帝如是描写道:“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相传五千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又率领先民始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由此结束蛮荒浑浊,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后人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黄帝陵被视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了我中华儿女对轩辕黄帝赫赫功绩的尊崇之情!
咨询热线:029-63391777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洽谈 | 广告报价 | 服务协议 | 常见问题 | 发展历程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12-2018 延安网0911news.com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1-2713577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14004430号-1

互联网经营电子标识:61260000000158

24小时新闻热线:15009215355

技术支持:卓天网络